●左丘明
●刘裕
译 文
泰常元年(416),司马德宗的将领刘裕讨伐姚泓,水军从淮、泗入清水,打算由黄河逆流西上,向魏国借道。太宗召集群臣讨论此事。外朝公卿都说:“函谷关号称天险。一人守关,万夫难入。刘裕舟船步兵,怎么能够西进?倘若我们打击其后,敌人很难回撤。如果让他们登上黄河北岸,那他们就很方便行动。敌人扬言讨伐姚泓,但意图其实难测。借给他们水道,敌人就会长驱直入,我们应先调军队截断黄河上游,不让他们西入。”又让内朝官员讨论,大家都赞成外朝意见。太宗就准备照办了。崔浩说:“这不是上策。司马休之之徒扰乱他们的荆州,刘裕切齿痛恨已久。现在姚兴刚死子孙顽劣,刘裕乘其危亡而讨伐他们,我观察他的意图,必定入关。急躁的人,不考虑后果。现在如果堵塞他的西行之路,刘裕必定会上岸北侵,那样的话,则姚秦无事而我国受敌。现在蠕蠕入侵,百姓粮食又缺少,不能发兵。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,如果救援北面则东边州郡又危险。不如借给刘裕水道,让他西入,然后兴兵堵塞其东归之路,这就是卞庄刺虎,一举两得的举措。如果刘裕胜了,必然会感激我国借道之德;假如姚秦胜了,我们也不失救援邻国的美名。即使刘裕占有关中,也因遥远而难以固守,他守不住,最后还会是我们的掌中之物。现在不劳兵马,坐观成败,让两虎相斗而我坐收渔翁之利,实为上策。大凡治国之道,应该从利益处着眼,哪里为顾及婚姻,而酬报一女子的小惠呢?假令国家放弃恒山以南领土,刘裕必定不能发动吴越之兵与我军争夺黄河以北的土地,这些我们慢慢就知道了。”议论的人又说:“刘裕西入函谷关,则进退无路,腹背受敌;向北上岸则秦军必不出关助我。刘裕扬声西行,意在北进,这是必然的。”太宗于是听从了大家的意见,派长孙嵩发兵迎敌,在畔城交战,结果被刘裕将领朱超石击败,士兵多有伤亡。太宗听说后,悔恨没用崔浩的计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