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高宗李治(628年7月21日-683年12月27日),字为善,唐朝第三位皇帝(649年7月15日-683年12月27日在位),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,母为长孙皇后 李治生于贞观二年(628年),贞观五年(631年)封晋王,后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相继被废,于贞观十七年(643年)被立为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,唐太宗去世,李治即位 李治即位之初,由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共同辅政,李治尊礼二人,恭己以听,使得“百姓阜安,有贞观之遗风”,史称“永徽之治” 永徽六年(655年)废黜王皇后,改立武则天为后 显庆二年(657年)建都洛阳,称“东都”,采取移都就食的措施解决粮食问题 在辅政大臣相继去世后,李治独断专行,拒谏饰非,“中外以言为讳,无敢逆意直谏”,致使忠良胁肩、奸佞得志,史称“前贤而后愚废”;同时大兴土木,劳役繁重,使得“万姓厌役,呼嗟满道”,“天下莫不失望” 显庆五年(660年)以来,常头晕目眩,难以理政,便让武皇后参政 李治在位期间,先后灭西突厥(657年)、百济(660年)、高句丽(668年),使唐朝版图达到最大 然自咸亨元年(670年)以来,安西四镇、吐谷浑等地区相继被吐蕃攻占,唐朝在西域的版图衰退;同时兵败于新罗,丢失朝鲜半岛;又听信谗言杀害归降的东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,导致东突厥叛唐独立,建立后突厥汗国,连年侵犯唐朝边境 683年12月27日,李治驾崩于洛阳贞观殿,享年五十六岁,葬于乾陵 庙号高宗,谥号天皇大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