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审问其所始病,与今之所方病,而后各切循其脉,视其经络浮沉,以上下逆从循之。其脉疾者,不病,其脉迟者病;脉不往来者死;皮肤着者死。
帝曰:其可治奈何?
岐伯曰:经病者,治其经,孙络病者,治其孙络血;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。其病者在奇邪,奇邪之脉,则缪刺之,留瘦不移,节而刺之。上实下虚,切而从之,索其结络脉,刺出其血,以见通之。瞳子高者,太阳不足。戴眼者,太阳已绝,此决死生之要,不可不察也。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针。
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
黄帝问曰:人之居处、动静、勇怯,脉亦为之变乎?
岐伯曰: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,皆为变也。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,淫气病肺;有所堕恐,喘出于肝,淫气害脾;有所惊恐,喘出于肺,淫气伤心;渡水跌仆,喘出于肾与骨。当是之时,勇者气行则已;怯者则着而为病也。
故曰:诊病之道,观人勇怯、骨肉皮肤,能知其情,以为诊法也。
故饮食饱甚,汗出于胃;惊而夺精,汗出于心;持重远行,汗出于肾;疾走恐惧,汗出于肝;摇体劳苦,汗出于脾。故春秋冬夏,四时阴阳,生病起于过用,此为常也。
食气入胃,散精于肝,淫气于筋。食气入胃,浊气归心,淫精于脉;脉气流经,经气归于肺,肺朝百脉,输精于皮毛;毛脉合精,行气于府;府精神明,留于四藏,气归于权衡;权衡以平,气口成寸,以决死生。